新疆兵团:生态循环农业走出乡村振兴新“稻”路
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7日电 (李文婧)盛夏骄阳下,稻青翠的新疆循环乡村新路稻苗随风摇曳,红壳小龙虾在田埂间穿梭。兵团近日,生态记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八团,农业探访当地“稻虾共作”生态种养模式的走出振兴实践成效。
“小龙虾在稻田里能吃害虫、稻青苔,新疆循环乡村新路它们的兵团粪便又成了天然肥料。”六十八团六连连长陶志强指着田埂介绍。生态
自2020年起,农业六十八团大力推广“一水两用、走出振兴一田双收”的稻种养模式——小龙虾为水稻松土、增肥,新疆循环乡村新路水稻则为虾苗提供遮阴避害的兵团天然屏障。这种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体系,让每亩综合收益提升近1000元。
六十八团地处伊犁河冲积平原,土壤有机质含量高,戈壁沙性土透水透气性强,加之充足的光照和显著的昼夜温差,为优质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凭借这一优势,六十八团水稻单产已实现连续14年丰产丰收,2024年最高亩产达892公斤。
据了解,“稻虾共作”模式下,每亩地可产优质小龙虾15公斤、绿色稻谷600公斤。六连职工周仁洪算起一笔经济账:过去单纯种水稻,亩均收入七八百元,现在加上小龙虾的收益,每亩收入能达到1500元。
“今年计划推广1000亩‘稻虾共作’模式,目前已完成第五批虾苗投放,每亩投放量8公斤。”陶志强说,“后续还将引进优质虾苗,与本地繁育的虾苗搭配投放,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。”
如今在六十八团,稻田已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,更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新名片。稻田汉服秀、插秧比赛、钓虾比赛等特色活动轮番上演,长丰稻作文化AAA级景区内精心打造的稻田画,更是吸引了众多疆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打卡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。(完)
(责任编辑:综合)
-
【光明时评】作者:马林刚(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)近年来,各类新潮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。在上海某商场,数千平方米的空间被分割成10多个演艺新空间,“进商场看戏”为商圈带来火爆人气。在江苏,有轨 ...[详细]
-
中国天气网讯 登陆了!中央气象台消息,今天(7月7日)凌晨0点前后,今年第4号台风“丹娜丝”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,登陆时由强台风级减弱为台风级,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(40米/秒),中心最低气压为9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嘉兴7月6日电 第十四届中国儿童艺术节嘉兴分会场暨秀洲儿童戏剧艺术季开幕式5日晚在嘉兴市秀湖音乐厅举行。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带来的神话舞台连续剧《西游记》(第三部)作为开幕大戏上演。今年戏剧节期 ...[详细]
-
文/尹倩芸中新社国是直通车4日主办“能源中国——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”活动。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电力咨询总监苏宇飞在会上表示,中国新能源依托完整生态链,包括创新和市场优势,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 ...[详细]
-
蝉联14年,好医生集团荣膺“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企业”
2025年7月6日,由北京市昌平区联合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2025(第42届)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北京·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在北京市昌平区石油科技交流中心隆重举行。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药品监督 ...[详细]
-
中新社香港7月6日电 (记者 刘大炜)纪录片《里斯本丸沉没》6日在香港举行首映礼,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《里斯本丸沉没》讲述了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英勇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(记者 王诗尧)7月4日,单口喜剧竞演节目《喜剧之王单口季》第二季(以下简称《喜单2》)线下看片会,以一场别开生面的“上桌宴”拉开帷幕。这场以“喜单2开工宴 请您上桌”为主题的活动 ...[详细]
-
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(记者 陈康亮)中国A股7日(周一)表现总体平稳,主要股指走势分化。板块方面,电力相关板块涨幅居前,表现亮眼。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统计,当天电力行业、电网设备分别上涨3. ...[详细]
-
中新网7月7日电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信消息,近期,山西、河南、广西、陕西等地接连发生因驾驶人驾车时使用手机、分心驾驶导致的多人伤亡事故。2025年7月1日,广东广州越秀区发生一起小轿车碰撞公交站 ...[详细]
-
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当地时间7月5日,2025年斯诺克冠军联赛(排名赛)于英国莱斯特再决两席32强。世锦赛冠军、英格兰49岁的老将斯图尔特·宾汉姆状态出色,以三战全胜的战绩强势晋级,当日另一个出线名 ...[详细]